PRODUCT CLASSIFICATION
產品分類實驗小型管式爐因其高溫可控性、氣氛靈活性及結構緊湊性,適用于多種材料的高溫處理實驗,具體包括以下材料類型及典型應用場景:
一、金屬材料
鐵基合金
處理溫度:通常在惰性氣體(如氮氣、氬氣)保護下,處理溫度可達1200~1300℃。
應用場景:鐵基合金在高溫下易氧化,需在惰性氣氛中退火或燒結,以消除加工應力、提升材料延展性。例如,鈦合金在800℃惰性氣氛下退火,延伸率可提升15%。
鎳基高溫合金
處理溫度:1400~1600℃,適用于模擬航空發動機服役環境。
應用場景:在1000℃下通入模擬煙氣(含O?、CO?、SO?),研究材料的氧化腐蝕規律,為合金成分優化提供數據支持。
不銹鋼粉末冶金
處理溫度:1400℃,氫氣還原氣氛。
應用場景:通過氫氣還原燒結不銹鋼粉末,孔隙率可控制在<5%,適用于3D打印金屬件的后處理。
二、陶瓷材料
氧化鋁(Al?O?)陶瓷
處理溫度:1600℃,真空或惰性氣氛。
應用場景:燒結氧化鋁陶瓷,密度可達3.9 g/cm3,適用于電子封裝基板或切削工具。
氧化鋯(ZrO?)陶瓷
處理溫度:1700~2000℃,超高溫環境。
應用場景:利用氧化鋯的低熱導率和高化學惰性,制備高耐磨涂層或生物醫用陶瓷(如人工關節)。
碳化硅(SiC)陶瓷
處理溫度:1600~1800℃,高導熱需求。
應用場景:在金屬熱處理中作為爐管材料,或制備高導熱陶瓷基復合材料。
三、復合材料
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
處理溫度:1000~1200℃,惰性氣氛。
應用場景:碳纖維在高溫下易氧化,需在惰性氣氛中碳化處理,以提升材料強度和模量,適用于航空航天或汽車制造。
陶瓷基復合材料
處理溫度:1600~1800℃,超高溫環境。
應用場景:結合陶瓷的高溫性能和金屬的韌性,制備抗熱震性優異的爐管或坩堝,適用于更高溫度的實驗環境。
四、半導體材料
硅(Si)
處理溫度:1200~1400℃,氮氣或氬氣保護。
應用場景:硅基太陽能電池在1200℃氮氣氣氛下退火,可減少缺陷密度,提升轉換效率至>22%。
砷化鎵(GaAs)
處理溫度:1000~1200℃,高真空環境。
應用場景:在分子束外延(MBE)或化學氣相沉積(CVD)中,制備高性能光電子器件。
五、碳材料
石墨
處理溫度:1800~2000℃,真空或惰性氣氛。
應用場景:石墨化處理碳納米管或石墨烯,提升導電性和熱穩定性,適用于電池電極或導電薄膜。
碳納米管(CNTs)
處理溫度:700~900℃,氬氣保護。
應用場景:在催化劑(如Fe/Al?O?)輔助下,通過化學氣相沉積(CVD)定向生長碳納米管,直徑偏差可控制在5nm以內。